9第九章电子政务ppt

时间:2023-11-19 08:43:39        来源:米乐m6体育官网

  第九章 电子政务 (Electronic Government)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摘 要 了解电子政务兴起的原因和背景及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掌握电子政务对公共部门管理的影响;了解电子政务的发展的新趋势。 一 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网络政府、信息化政府) 定义 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集成,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它服务,从而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特征 1、虚拟性 2、全球性 3、高科技性 4、互动性 5、高效性 如何准确理解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借助于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的综合服务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内部局域网、外部互联网、系统通信系统和专用线路等;软件部分包括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传输平台、权限管理平台、文件形成和审批上传系统、新闻发布系统、服务管理系统、政策法规发布系统、用户服务和管理系统、人事及档案管理系统等数十个系统。 电子政务是处理与政府有关的公开事务、内部事务的综合系统。除包括政府机关内部的行政事务以外, 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 电子政务是新型的、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务管理系统。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架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二 世界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90年代初开始兴起,2000年以后逐步成熟。在政府成熟度方面,排第一的是加拿大,为80%,排在第二和第三的新加坡和美国分别为67 %和65%,其他几个国家都在60 %以下。 全球有85 %~92 %的国家和地区能在线提供政府的数据库、政策、法规和其他文档。但只有1/ 3 的国家提供在线服务,其中又只有最发达的国家提供在线交易。世界市场研究中心对全球电子政府的调查表明:尽管全球有71 %的国家的电子政府网站提供信息服务,但只有6 %的国家具有面向服务的电子政府“一站式门户”的特征。 1996 年,美国政府发动“重塑政府计划”,2000 年9月开通“第一政府”网站,这个超大型电子网站加速了政府对公民需要的反馈,更方便、更快捷地完成各种便民业务。 英国政府提出到2008 年在英国全面实现政府电子服务的目标, 现在已经有40 %政府服务能够最终靠互联网提供给公众, 政府网站总数达1000 多个,每星期的访问请求超过2000 万。 日本政府于2000 年3 月正式启动了“电子政务工程”,这项电子政务工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因特网等网络系统申请、申报审批等手续。目前政府各部门的主要业务大部分都利用互联网进行。 新加坡从20 世纪80 年代起就开始发展电子政务,现在已变成全球上电子政务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三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1、20 世纪70 年代初到80 年代初的探索试验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主要解决办公自动化、文档信息化等问题,表现形式大多分布在在基础硬件的购买上。1973 年,国家计委经国务院同意开始建设为计划、统计服务的国家级电子计算中心,首次拉开了在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序幕。 2、 20 世纪80 年代初到90 年代初的初创阶段。1983 年10月,国家计委经济管理办公室进行了省级和国家部委级信息需求调查分析、我们国家的经济信息系统建设的环境、目标、工程结构、通讯网络结构分析以及应用开发研究。到1990 年末,初步形成了由28 个省、市、自治区、14 个计划单列市、150 个中心城市和700个县的信息中心、近万人专业方面技术队伍组成的全国经济信息系统。 3、20 世纪90 年代初到世纪末的初步发展阶段——应用系统建设阶段。核心标志是“金字工程”和“数字城市”。工商、税务、财政、公安等专业性比较强的政府部门开始了自身业务系统的建设,表现形式是重在应用软件系统的购买上。这一段时期的开始以国务院成立信息化联席会议为标志。在此期间,国家部署进行了“金桥”、“金卡”、“金关”———“三金工程”和“金税”、“金水”、“金宏”等金字头系列的重大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1999 年的“政府上网工程”,推进了国家各部委和中央、省两级政府大部分部门和部分市、地、县政府部门先后上网。 4、从世纪之交开始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阶段。随着2000 年10 月“十五”规划把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我国电子政务进入了以拓展应用为基础的全新发展阶段。到2003 年已建立了约3000 个政府网站,各政府网站上发布了大量信息用于社会共享,成为承载当地政府信息资源的主流网站。2003年至2008年,将是政府信息化IT与业务整合的关键时期,而2006年和2007年,将是电子政务统一网络站点平台建设的主体年。 现状 全国目前共有包括甘肃、内蒙、宁夏、西藏等偏远内陆地区在内的34 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有自己的政府站点( 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 。有关数据表明, 2004 年电子政府建设方面的投资达到了400 亿元。到2005 年初,全国已经有10000 多个政府网站在网络上运行,8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其中96%的国务院部门建成了自己的网站,97%的省级政府、96.7%的地市级政府、87%的县级政府拥有了自己的网站,政府网站的总体拥有率达86%…… 2005年,制定了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的5年计划,明确规定了我国政府信息化的指导思、方针、政策等,并着重建设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政府信息化枢纽框架。三网,即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政府内网);国务院办公厅与各地区、各部门联接的办公业务资源网(全国政府专网);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公众信息网(政府外网) 。一库,即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数据库。目前,“我国政府搭建的以两大平台、十二项重点工程和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电子政务战略框架也已经建立,并正在付诸实施”。到2010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初步建立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在线处理。 案例:我国政府网站形成4个层次体系 2007年1月11日上午9时,由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第五届(2006)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暨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各部门、省级政府、副省级政府、地市级及县级政府约550人参会。中国政府网对会议进行现场直播。会议认为:我国政府网站层级体系已形成层级体系的四个层,顶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顶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政府网) 第二层级:各副省级以上地方政府门户网站,以及国务院部委及直属机构网站(中国江西网) 第三层级:各地市政府门户网站,以及副省级以上地方政府部门网站(中国南昌网) 第四层级:县级政府网站,地市级政府部门网站(南昌县人民政府网) 层级体系的三种关系包括: 门户网站与部门网站的关系,比如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和其他部委网站的关系,是深度整合的关系; 门户网站与门户网站的关系,比如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和浙江省、北京市门户网站的关系,是以资源链接为主的关系; 部门网站与部门网站的关系,比如说商务部和下面的商务厅,是业务指导与整合的关系。 政府门户网站定位 市民服务功能 市民服务是政府门户的最基本功能。以最终外部用户的使用满意为目标。政府门户应当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替代现实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包括宣传、咨询、政务办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区域内市民(包括企业和事业组织)为最终客户的市场观念,构建完整的服务价值链。 内部服务功能 政府门户具有双向性,除了连接外部用户以外,另一端连接整个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内部服务以部门公务员为用户对象,围绕政务环境下的网络技术,实现包括通讯、后勤、人力资源、安全保密等功能。 部门管理功能 政府门户不能脱离现实的行政管理要求。尤其是网站绩效评估,往往带有很强的引导作用。结合政府门户子网站群的日常管理,可以在原有的考核体系中适当增加基于部门管理的职能要求,则可以越来越好的发挥门户的平台作用。 2007年4月26日,国务院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该法规从1998年作为研究机构课题立项,到2003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专业的人建议稿》问世,及至2007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以后,还花了三个月做修改。以2002年11月6日《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为起点,我国各省和有立法权的城市纷纷制定信息公开的法律文件,2006年有10个省(直辖市)和27个城市制定了信息公开的规定,其中多数是地方政府规章,少数是地方性法规;2006年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则宣布有11个省和直辖市制定了信息公开的地方性法规。 四 发展电子政务的必要性 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必然要求 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发展信息产业、拉动内需的必然要求 五 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 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牛鼻子” 转变政府职能的“助推器” 传递政令的“千里马” 反腐倡廉的“好帮手” 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节约行政开支的“好管家” 六 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 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电子系统服务 社会保障电子系统服务、电子邮递 电子资料库、电子化公文 政府数据处理系统服务、政府决策系统服务 公众参与电子政务的方式 (1)直接浏览政府门户网站,取得相关资讯; (2)单一窗口式整合服务,公众可以在线)互动式电子服务,可通过多媒体直接与政府部门进行资料的下载、沟通和交换; (4)电子资料获取,如对公开犯罪资料,交通记录的搜取,公众对企业信誉查询等。 电子政务下的政务模式 电子政务模式下政府的服务过程 七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一)对政府管理环境的影响 硬环境:政府利用各种电子化信息处理设备实行电子化办公,政府工作人员利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工具从事公务活动。 软环境:行政观念的变革 (二)对政府管理理念创新的影响 1、加强一站式服务,建立服务型政府 2、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政府管理模式 (三)对政府组织架构的影响 1、纵向结构扁平化 2、横向结构整合化 (四)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影响 1、知识的延伸;2、观念的更新; 3、时间和精力的节约;4、素质的提升 (五)对政府管理创新的影响 1、重组和优化业务流程,带动制度创新、观念创新 2、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实现平等和规范化服务的创新 3、实现资源共享、决策科学的创新 4、电子政府为政府提供新的技术资源、技术能力和技术环境,实现了管理方法创新 5、实现改善和优化市场环境创新 6、实现增强政府竞争力的创新 (六)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 1、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2、促进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品质 3、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 4、促进了政府决策方式的创新 5、加强了与群众的良性互动,促进了利益表达机制的形成 八 电子政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政府战略和管理 管理高层对改变的;缺乏对电子政府发展的洞察力;缺乏建设电子政府的共同的目标和目的;电子政府发展急于求成或雄心过大;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缺乏领导的有力支持;政策和规划缺乏综合性和连续性,法律框架陈旧;政治上的和行政上的影响。 政府组织和员工技能 影响效率的组织架构;缺乏部门间的协调和合作;传统政府业务流程的复杂性;重建业务流程时间的耗费;保守的思想和缺乏创新意识;组织文化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员工受教育的程度和工作技能;缺乏政府内的培训计划。 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 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正确定位;缺乏信息技术规划的战略眼光;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恰当采纳;大规模信息技术项目管理不善;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信息共享;缺乏与IT 供应商的合作与运作机制;缺乏评估机制。 IS基础设施和IT技能 缺乏可靠的网络和通信;来自各方面的对硬件和软件的安全威胁;对遗留系统的集成能力;软件、系统和应用的可用性和兼容性;开发与维护成本;主要是依靠来自于中央政府的拨款,财政的短缺;IT 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培养和训练。 九 建设电子政务、提升政府能力的条件 1、首要条件:制定电子政务的发展规划 2、门槛:提供电子政务的必要政策与法规 3、重要条件:重视因电子政务所引发的安全风险隐患 4、关键条件:培养电子政务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5、客观条件:营造电子政务所需的政治环境 现阶段发展电子政务需做的工作 1、关注门户网站、外网建设,发展多种上网手段。 2、强化顶层设计,推动跨部门、跨系统协同应用,重点构建地市级统一政府平台,有效规避体制风险。 3、强调电子政务的成本、效益和满意度。 十 电子政府建设和管理存在的主体问题 1、部分政府部门对构建电子政府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到位,观念需要更新 2、简单重复建设多,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影响了电子政府的可持续发展 3、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标准,现有资源整合难度大 4、公务员的信息知识和运用信息工具的水平总体较低,难以适应电子政府发展的要求 5、网络的安全性问题,成为当前电子政府建设中的重要制约因素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七个问题 1、国家基础信息系统的建设 人口信息系统(包括电子身份证和居民登记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 2、电子政务中标准化应用系统模块的开发 第一步是要由获得国家授权的政府部门规范研究与应用模块相关的业务流程,进而建立标准化的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然后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正真适合的企业,由政府与企业建立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发出标准的系统软件,供全国的政府部门共同使用。 3、清理、确认和制订与电子政务有关的国家标准 包括数据标准、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 4、加快政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数据通信网络、电子支付、电子记录、电子文件及电子签名。 5、尽快实现政府部门信息中心的职能转变 一部分成为本部门的信息化规划和管理部门,另一部分则另行组建,或与市场上现有的软件企业联手,成为一个系统集成或软件开发企业。 6、建立电子政务的法律和法规环境 电子文件法,电子版权法,数据保护法,电子交易法,电子身份证法,数字签名法,法律上认可的数字签名技术标准,认证授权管理等都需要加快立法或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关于政务公开与透明的规定(哪些要公开,哪些要透明,如何管理等),关于简化行政管理过程的规定,关于促进电子文件、电子签名的使用的规定等等。 7、确定国家级电子政务优先工程建设项目 金融管理信息系统、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海关管理信息系统、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等。此外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犯罪与司法管理信息系统也很重要。 目前运行得较好的系统有:武汉轻轨自动售检票系统、天津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贵州公安数据交换平台、北京卫生监督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上海静安区公共信息平台政府门户内外网一体化信息发布系统、云南公安厅数据安全系统、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京沈高速、烟台电子政务、北京市科委网上审批系统、公安部等。打破时空限制及条块分割的制约,为政府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上的支持。 十一 推动和改善电子政府建设的措施 (一)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加强电子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 1、各级领导要从长远出发、大局出发,看待电子政府建设的作用和必要性。 2、政府部门应该尽快从“官本位”的行政观念转变到“民本位”的服务宗旨上来,要从“吃喝拉撒全管”的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变。 3、摒弃“外行领导内行”的弊端,发挥好各级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和专家协调小组的职能。 (二)尽快制定、完善我国电子政府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有关技术标准 1、要科学规划,加强领导。 2、在制定电子政务整体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时,不仅要有有关部门的领导、IT 专家参与,还要吸收行政管理专家参与。 3、电子政务标准的制定将遵循“急用先行、成熟先上、科学先进、切实可行”的原则进行。 4、正确地处理好标准和设备先进性问题。 ( 三) 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电子政府质量,发挥其应有作用 1、打破政府各职能部门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和封闭。 2、打破“重硬件、轻软件”的做法,将信息的再开发和再利用,以及有关技术作为电子政府整合的重点工作。 3、改善电子政府服务功能,增加互动性。 ( 四) 加强培训和教育,慢慢地提高公务员和公民的现代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水平 1、政府机关应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2、要出台国家的相关倾斜政策,在全社会的教育体系中,进行信息技术人才教育培训。 (五)加快建立电子政府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电子政务安全 1、要逐步加强政府上网的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加强政府信息安全教育与培训,重视网上工作的程序规范和控制体系建设。 2、将电子政务系统对安全的需求来做分类、分级, 实施科学管理。 3、制定相关的信息安全政策,制订和完善适合我国政府电子化的安全法规。 ( 六) 加快制定和完善电子政府建设和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1、共性法律和法规,既适用于全部互联网内容的法律和法规。 2、个性法律和法规,指针对电子政府建设和使用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 我国已经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 十二 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 发展缓慢的原因 1、基层政府领导信息意识薄弱 2、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3、公务员素质有待提升 4、各自为政导致“信息孤岛” 加强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策略 1、消除认识上的误区,正确理解电子政务的内涵 2、全力发展基层政府经济 3、开展培训,更新观念,提高公务员素质 4、建立相应法规政策,消除“信息孤岛” 案例:中国政府网打开政务公开的透亮窗口 2006年1月1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中国政府网慢慢的变多地出现在国务院重要会议的现场,包括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总理召开的中外记者招待会、首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等等。至今,中国政府网第一时间现场直播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重要会议和活动已超过60场。从去年下半年起,中国政府网对外交部、国务院新闻办、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门的新闻发布会进行现场直播,其中仅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就直播了21场。 “不下班的政策阅览室和政务图书馆”,“一个不下班的政府、可沟通的网上政府。”有网民这样形容中国政府网。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以来,全面加强权威信息发布,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活动、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国务院重大的工作部署、重要的活动等重要政务信息,中国政府网都通过已开通的中文简体版、中文繁体版和英文版对外及时、准确的发布。国务院、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可公开的重要文件、重要的人事任免信息等,中国政府网也都及时、准确地发布。截至2007年底,中国政府网共发布国务院文件600多件、国务院公报300多期。中国政府网的政务特色日见突出。 * *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利用信息技术重塑政府的组织与管理,提高政府的信息化管理上的水准,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更有助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必须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按照每个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JTG D64-2015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奥数:四年级奥数.几何.风筝模型和梯形蝴蝶定理(A级).学生版 (2).doc

  (尖子生专项题库)第四单元比操作题(提高)六年级上册数学常考易错题(人教版).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