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产业链是什么?如何知道一个行业的产业链?

时间:2023-10-28 18:12:19        来源:米乐m6体育官网

  政府信息化是指政府机构依托现代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优化重组政府的工作流程及组织架构,使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在网络上实现。

  中国的政务信息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三金工程”的基础上,2002年我国重新规划了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重点,初步确立了“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的基本框架。2016年9月印发的《关于快速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底前,建成覆盖全国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未来,行业的发展重点将聚焦在电子政务平台一体化建设,由“垂直应用”向“协同作业”过渡,实现“业务协同、数据共享”,行业将朝着相互连通的方向快速发展。

  根据《2020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国际排名显示,我国由2018年的第65位提升至第45位,在线服务达到全球评价“非常高”水平,政府信息化行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政策是政府信息化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化简政放权、落实“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之举。十三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格外的重视政府信息化体系建设,先后出台包括《关于快速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内的系列重磅文件,直接推动了行业发展。

  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是推动政务信息化发展的内在动因。《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大目标的建议》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都明白准确地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方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创新监督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放管服”改革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当“社会是不是需要、人民是不是满意”成为评价政府工作的标准,政府职能亦由以行政管理为先向平衡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过渡。

  从政府组织结构的层面来看,服务型政府实现了职能交叉部门的合并,使得信息横向、纵向的流通更高效。2018年3月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对现在的机构设置做调整改革。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八个,副部级机构减少七个,并开始做新机构设置和对原有机构合并整合。国家机构改革政策推动下,政务信息化建设加快向“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方向升级,需求进一步释放,利好电子政务行业发展。

  在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以移动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迭代更新,在供给端为政务信息化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保障。

  移动网络技术为电子政务提供了新的管理模式和工具方法。电子政务通过移动网络技术将应用输出通道由PC端向手机等移动终端转移,提升响应速度与覆盖率、可及性。办公场所不再局限于固定场所,政府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及公众获取政务服务的模式逐步优化,有效增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性,政务服务有效性与精简性,提升政府管理效率与公众满意度。

  政府部门往往以发展智慧政务、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等为导向建设集约化政务云平台,通过整合利用各类信息资源,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电子政务相关的创新型应用。大数据与云计算一起,促进政务服务精细化管理、科学化决策与智慧化服务,降低建设重复率,节省基础设施资源,有助于电子政务集约化、融合化、智能化发展。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及软件平台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深化,统一完整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形成,基础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初步建立。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态势。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及智研咨询数据,2019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达到3330.2亿元,同比增长7.19%,2013-2019年CAGR为12.60%,高于同期GDP增速。未来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深化,预计2020年政府信息化规模达到3593亿元。

  我国电子政务市场主要有硬件、网络设备、软件以及服务等四个细分市场。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市场整体呈现硬件市场规模占比不断下降,而软件及服务市场占比呈现一直上升的趋势。在云计算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政府数据中心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方式正在改变。政府通过建设政务云,将传统模式部署的系统逐步迁移。因此,中国电子政务行业软件及服务的需求将逐步的提升,市场规模及占比将呈现稳健上涨的趋势,软件及服务市场将赶超硬件,成为电子政务行业第一大细分市场。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及智研咨询数据,2019年硬件市场规模为1072.70亿元,软件市场规模为787.26亿元,服务市场规模为998.35亿元。软件及服务市场占比为53.62%,占比过半,赶超硬件及网络设备市场占比。

  电子政务产业链中的核心角色为各类建设运营方,大型项目由总集成商来负责整体的咨询规划、实施建设等工作,在分得最大收益的同时需要为项目交付全权兜底。目前,主要有IT基础设施厂商、电信运营商、公有云IaaS厂商和系统集成商四类厂商参与政务云总集成商的竞争。总集成商以整体解决方案切入市场,在承接项目后自身会提供底层基础设施(及平台支撑层)的建设,而将其他非优势的服务内容做分包,交由自己的生态伙伴或政府客户指定的服务商来完成。

  四大类厂商优势各异,布局思路也不一样。公有云IaaS厂商以IaaS服务为核心优势,阿里云、腾讯云等依靠其流量优势,倾向于从应用出发向下适配基础设施资源,并以平台方式输出;IT基础设施厂商如浪潮云、华为云等基于硬件设备优势,优先建设基础设施,进而向上搭建应用服务;电信运营商因其国有资本背景备受政府客户信赖,整合和运营能力突出;系统集成商多以咨询规划作为牵引,从平台建设和解决方案切入电子政务产业。针对同种类型的产品和服务,四大类厂商之间有竞争,但在优势互补的领域中合作也非常频繁。

  从各细分功能领域来看,众多IT厂商热情参加,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务IT产业布局,竞争格局良好。在业务应用层,很典型的厂商包括:协同办公领域的泛微网络、致远互联等;财税管理领域的用友网络、金蝶国际等;信息安全领域的启明星辰、奇安信、深信服、亚信安全等。在平台支持层,典型的厂商包括: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在集成与运营服务方面,典型的厂商包括:太极股份、神州数码、东软集团、中国软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