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知识(三)

时间:2023-12-07 08:47:11        来源:米乐m6体育官网

  突发事件的善后恢复重建与调查评估是指突发事件被控制后,政府及其部门以及社会力量致力于恢复工作,尽力将社会财产、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

  突发事件善后恢复和重建是整个应急管理运行机制中的重要环节,这里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含义:①解决和控制与突发事件问题相关的、可能会引起再度发生突发事件的很多问题,巩固处置成果。②对突发事件造成的破坏进行社会的、物质的、心理的和组织的等各方面的重建和恢复。③通过对突发事件发生原因、处理过程进行细致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修改完善意见,逐步的提升应急管理上的水准。同时,对涉及责任事故的责任人给予相应处理。根据各国实践经验,突发事件恢复领域重点放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类。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突发事件的威胁已经在社会可控范围内,社会秩序已趋于基本稳定后,应急指挥部则要对应急措施作出调整,停止执行或减低执行强度,以结束应急状态,筹备进行事后恢复重建相关事宜。同时,还得注意防止次生、衍生事故发生,不能对事后工作掉以轻心。其中物质方面的恢复与重建工作主要是我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等方面各种设施的恢复和重建;社会方面的恢复与重建工作主要是法律和社会秩序的恢复和重建,回到正常状态的法律秩序,回到正常状态的生活、生产以及工作秩序;精神方面的恢复主要是对社会公众特别是突发事件当事人与受灾者提供精神和心理救助。善后恢复和重建工作流程主要如下:

  1、成立恢复小组。这个小组不同于应急小组,其任务就是使社会从破坏性环境中恢复过来并寻求逐步发展,恢复小组成员多来自政府及其资金、项目、技术管理部门,还要有评估专家、利益相关者参加,并明确各自职责。

  2、确定恢复目标。收集储备事件发生的危害程度、灾后资源需求等资料,做评估和规划,在此基础上确定恢复目标,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恢复灾前水平,又要考虑抓住机遇,为灾后发展提供后劲的措施,乃至实现组织管理结构重组。

  3、制定恢复计划或规划。恢复目标和对象确定后,就要安排恢复秩序、分配恢复所必需的资源,制定补偿政策和激励机制,建立恢复工作中团队、个人及其相互联动的机制。

  4、实施。在突发事件事后恢复和重建工作中,地方政府必须承担主要责任。上级人民政府应该依据受影响地区遭受的损失和真实的情况,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组织别的地方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援,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制定扶持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受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组织实施善后工作规划,依据计划或规划,有步骤分阶段恢复灾后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社会政局稳定。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事故处置主体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适时开展事故调查与评估,特别是事故灾难类多为责任事故,必须开展事故责任调查,认定责任,追究当事人责任,作为负激励警示后人。

  1、事件调查。事件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事件的基本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及效果、分析事件诱发原因、应急处置的经验教训及启示、事故责任认定及处理意见、改进措施等,依据事件发生级别确定事件调查的牵头政府或部门,相关成员单位参与,设立若干工作组,查阅有关的资料、询问调查当事人及利益相关者,固定证据,必要时冻结相关资产。调查的最终结果形成书面报告,作为责任追究、工作改进的重要依据,向处置突发事件的本级政府和上级政府汇报。

  2、事件评估。对事件处置工作做评估的主要内容有:事件发生后应急主体的反应速度、应急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信息沟通的有序性、救援措施实用性以及事件可避免性。评估结果的应用意义在于增强社会组织和公众应急意识,提高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御能力,改进应急系统,提高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减低灾害脆弱性,为受影响地区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尽快为恢复生产、生活、工作、社会秩序、社会心理提供佐证和参考价值,也可作为应急教育培训案例素材。

  3、区别与联系。调查与评估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不可混淆。不同之处在于主体不同,调查主体是政府及问责部门或者司法机关,评估主体除了政府及其部门外,也可以是中介机构、学术机构。内容侧重不同,调查内容侧重事故灾难类的诱发原因、行政问责及工作建议,评估侧重于应急体系、应急能力的评价。但两者内容可以部分重叠,互为借用。

  要确保应急运行机制高效、有序、灵活运转,需要一系列管理机制作为支撑,这些机制贯穿整个应急运行机制全过程,它们的运行具有自身特点或者要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充分有效利用应急资源是保障应急体系正常运作的必要环节。应急资源管理既要考虑资源数量、质量,还应该要考虑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划布局,使资源保持在最佳配置状态,做到有备无患。资源管理机制最重要的包含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资金资源管理机制、物资资源管理机制、信息资源管理机制、技术资源管理机制等。

  资源监管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殊性在于贯穿应急管理全过程,通过纠正偏差,改进制度,排除干扰,促使应急管理体系正常运作。通常最重要的包含以下两个内容: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1、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指组织为了达到所设定的目的而采取的纠偏行为及过程。建立应急监督机制重在对风险防范、应急处置(包括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应急程序等方面责任主体进行全程、全方位监督,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能有效控制事态,减低或者消除事件带来的危害,而不是事后总结经验教训。

  2、奖励惩罚机制。奖惩机制是指为完成应急管理任务,对参与主体设计的管理考核、激发鼓励措施与实施过程。针对应急管理活动而言,奖励惩罚机制同样贯穿应急管理工作全过程,激励有正激励即奖励,也有负激励即惩罚。关键环节在于评价体系建设、激励兑现。完善奖励惩罚机制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完成组织目标,以利于应急管理工作开展。

  新闻发布是指政府依据法律和法规要求,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和处置结束后,就突发事件基本情况、应急措施及现状等情况,通过主流媒体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公众进行发布和报道。事件信息公开披露(除涉及国家安全、有重大影响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外)是应急工作各主体方信息沟通主要内容之一。良性沟通可以增进了解,相互支持。只有及时、准确、全面地披露事件信息,才能满足公众知情权,接受社会监督,杜绝谣言产生,避免社会恐慌,才能使社会组织、公众配合政府开展应急工作,协同作战。国外许多国家对信息公开早有相关法律规定,我国法律和法规也有相应的条款。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详细的细节内容,其中涉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两个内容,即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及环境保护、公共卫生、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情况要向公众披露。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指挥部应当确定新闻发言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统一、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信息。对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处置的突发事件信息以及国家机关作出的应急工作指示、决定、命令,必须及时通过媒体公开。在管理与具体责任主体上,应该由相应部门和政府新闻主管部门协同负责信息发布工作。在发布时间上能够准确的通过突发事件处置具体需要而定。

  突发事件处置范围、危害程度难以确定,带来处置工作难度,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外在力量协同作战。它包括常态和非常态下的协作。常态下合作主要是工作交流、信息共享等。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各方相互支持,良性互动。

  它是指突发事件发生或者有几率发生时,承担主体处置职能的一方与其周边各方共同应对的形成机制。它具有以下特性:

  1、主体性。即在一些范围内处置突发事件必须明确处置主体,建立统一指挥体系,即各级应急委员会和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履行组织指挥职能,依法行使紧急状态处置权力,充分调动和配置各种资源应对突发事件。

  2、协同性。各方协同参与,从组织体系、职责、运行方式、资源获取等方面明确任务,确保高效运转。

  3、互补性。参与各方在资源上,如应急队伍能力、救援装备、技术方法等有一定差别,因此在资源备份上一定要有互补性,而且要保持资源共享的畅通性,理顺关系。

  周边合作机制建立要注意以下3点:①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每个地方要有战略眼光和合作意向,摸清本地方本系统应急资源,主动加强多边合作,通过定期磋商等方式,形成各方协同应对突发事件共识,在此基础上,邀请各方参与,达成公共安全框架协议。②建立合作机构。合作机构可以是临时的,也可以是专门机构,但不论何种形式,都要定期研究具体问题,保持良好信息沟通。③合作实施。突发事件没发生时,各方要相互交往,共同培训等,必要时开展定期应急演练和交流。当突发事件来临时,采取周边联动,迅速调集应急资源,统一处置,协同应对。

  社会参与机制是指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加应对工作所遵循的措施和程序。在预防阶段,能加强参与主体的应急意识和防患意识,某些特定主体如安全责任单位既是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在处置阶段,社会动员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完善的社会动员体系,有助于形成应急管理合力和快速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更有助于形成政府与社会公众协调互动的良性关系。

  1、广泛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不是政府一家的事情,国内外应急实践表明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也是有效应急的主要的因素,配合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2、秩序有序性。突发事件的突发性,更需要政府在处置中高效、有序。社会动员也应该是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的,而不是杂乱无章、失去控制地进行,公民在应急处置中应当主动接受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各项应急部署和措施,特别是各项管制的义务。

  3、目的明确性。一方面,应急管理社会动员是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社会群体性行为。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应急管理的主体,为了与公众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必须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按照既定目标积极地、主动地、有创造性地组织各种旨在影响和引导公众参与应急管理活动,从而使政府的应急管理工作得到公众的认同、理解、支持与合作。

  1、制度设计。各类突发事件参与主体要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制度,自觉接受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监督,政府在政策支持、资源保障、舆论导向等方面要给予社会参与主体应有的政策支持和合法地位,这些都要通过制度设计逐步完善,通过法律和法规、政策等形式明确下来。

  2、培训提高。政府应该在法律和法规、应急知识宣教普及、应急演练、应急培训等方面对参与主体给予指导,提高社会公众应急素质和能力。

  3、紧急动员。发生突发事件以后,各类主体要按照各自职责和应急预案开展工作,积极发挥各类群众团体、红十字会等民间组织、基层自治组织乃至国际社会力量在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救灾捐赠、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灾后心理支持等方面的作用,不失时机地做好公益捐赠工作。

  应急平台是针对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具备语音通信、视频会议、图像显示及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估等功能的综合性软硬件集成的平台。应急平台是在整合和充分的利用各种应急资源的基础上,以公共安全科技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高智能化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技术系统,集通信、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视频监控、数据库与信息处理等多种技术为一体。应急平台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工具,是应急预案体系有效实施和逐渐完备的重要保证,是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行使职能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装备。

  应急平台建设是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整合现有资源,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低应急响应的投入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应急平台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统筹规划,分级实施。应急平台建设涉及多个地区和部门,需要总体设计、分级实施,最终形成功能完善、标准统一、相互连通、资源共享的全地区甚至全国性的应急平台体系。

  2、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充分依托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和部门现存业务系统,合理有效整合资源,防止重复建设。

  3、注重内容,讲究实效。防止重建设、轻应用,既要重视硬件建设,又要重视应用开发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应急平台体系高效适用;要在立足应急响应的同时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充分的发挥应急平台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4、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建设工作,并注重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成果应用;遵守国家保密规定、信息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防护和容灾备份机制,保障应急平台安全平稳运行。

  5、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应急平台建设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把当前和长远结合起来,既要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又要适应未来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不断的提高应用水平。

  应急平台由基础支撑系统、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安全保障体系、法规与标准规范体系、应急指挥场所、移动应急平台组成。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基础支撑系统为应急平台的正常运行提供基础保障,最重要的包含应急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图像接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运行环境和存储备份系统等。

  1、应急通信系统。为满足突发事件处置和日常工作开展,需要建设通信系统,以满足应急处置中所需要的信息采集、指挥调度和过程监控等通信保障任务。应急平台通信系统最重要的包含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和多路传真系统。有线通信系统以保密电话和普通电话通信为基础,配备保密电话、连号普通电话、IP电话和电话调度台、多路传真、数字录音、网络传真机及保密传真机。无线通信系统利用卫星通信、集群通信、移动通信(蜂窝移动和3G等)、短波通信和微波通信等通信手段,实现事件现场到应急平台和移动应急平台间的语音、图像、视频、数据等信息的双向实时传输。移动通信网(蜂窝移动和3G等)作为必要的通讯手段,依托各运营商公网建设和保障,应急平台对其进行集成和统一调度。多路传真系统支持多路传真同时收发,传真自动识别分发和传真到达自动提示等功能。

  2、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满足应急平台之间的相互连通、信息共享、数据交换,需要建设以本级应急平台为核心,以各部门和下级应急平台为节点,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专用计算机网络,以满足应急管理中所需要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指挥调度和监控等数据传输任务。我国多个省市经过多年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已初步具备应急平台运行的网络基础环境,根据应急平台运行的数据流量等需求来做详细分析,并对计算机网络进行一定的改造和扩容,建成满足应急平台体系运行要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由于应急平台运行过程中涉及重点防护目标、重大危险源、关键基础设施等涉密信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承载的涉密数据等,需要将应急业务承载于涉密网络和非涉密网络同时运行。涉密网络与互联网实施物理隔离。

  3、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能实现异地会商,综合实现语音通信、视频传输和图像显示等功能,便于信息的交流以及各项指挥调度工作的展开,大大提高了会商、分析、协调、处理等应急工作的效率。在日常应急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召开工作会议,开展应急培训等业务。视频会议系统包括内网视频会议系统和外网视频会议系统,内网视频会议系统依托内网进行建设,外网视频会议系统依托外网、卫星宽带网等网络资源进行建设,满足移动应急平台视频会议需要。两套视频会议系统实行物理隔离。

  4、图像接入系统。在应急平台中实现图像接入,将突发事件现场的实时第一手图像、视频资料传送到应急指挥厅,并在必要时将图像上传至上级应急平台供领导调阅,对于领导更有效地掌握现场实时动态、辅助进行应急指挥决策必然带来最直接的帮助。涉密图像在内网上传输,非涉密图像和移动应急平台图像在外网上传输。

  5、运行环境和存储备份系统。运行环境和存储备份系统提供应急平台运行时所需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备份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安全服务器、磁盘阵列、PC机等设备和操作系统、服务器软件、数据库软件等软件。

  综合应用系统是应急平台的核心和灵魂,提供应急业务管理和应急智能决策能力,主要包括综合业务管理系统、风险隐患监测防控系统、预测预警系统、智能辅助方案系统、指挥调度系统、应急保障系统、应急评估系统、模拟演练系统等。

  1、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应急管理部门日常值班业务和应急业务管理。其主要功能包括信息报送管理、信息接报处理、初步研判送审、值排班管理、电话记录管理、文档管理、收发文管理、领导出差出访、办内工作安排、通讯录管理、会议室管理、多路传线、风险隐患监测防控系统。风险隐患监测防控系统通过整合部门专业系统资源,能够获取重大危险源、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防护目标等的空间分布和运行状况以及社会安全形势等有关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风险隐患,预防潜在危害和突发破坏等。

  3、预测预警系统。预测预警系统能轻松实现突发事件的早期预警,趋势预测和综合研判,预测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影响方式、持续时间和危害程度等,从而达到减少和避免突发事故的发生,减少和防范次生、衍生事件的发生,为应急处置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4、智能辅助方案系统。智能辅助方案系统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等相关预案,利用预测分析和研判结果,结合应急组织体系和工作流程、现场应急处置力量和应急救援物资等情况,通过应急平台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安全技术要求以及处理类似事件的案例等进行智能检索和分析,并咨询专家意见,提供应对突发事件的指导流程和辅助决策方案。

  5、指挥调度系统。指挥调度系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各种通讯手段、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通过信息交换网络的整合,集成应急现场、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装备等信息,使各级各部门应急指挥人员获得实时的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与应急处置力量状况。提供应急态势标绘手段,提供指令下达部署和监督方法;提供综合协调指挥、优化联合协同处置力量和提高应急响应效率的方案。实现协同指挥调度,集中应急资源,提高应急效率。

  6、应急保障系统。应急保障系统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基本保障,主要建设目标是实现对突发事件的人力、财力、物力、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和通信保障等资源的管理,提供对应急资源的优化调配方案和应对过程中所需资源的状态进行跟踪和反馈,保证资源及时到位。在总体预案的指导下满足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和受影响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7、应急评估系统。应急评估系统是记录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按照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建立评价模型、再现应急过程,对相关单位应急能力、应急过程进行综合评估、对比分析形成应急能力评估报告。建立应急评估系统,可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监测预警、决策支持、指挥调度、现场处置和后期评估等能力。

  8、模拟演练系统。模拟演练系统通过对各类突发事件场景进行仿真模拟,在虚拟场景中分析事态,提出应对策略,进行模拟演练。模拟演练系统由模拟演练计划、模拟演练数据、构建模拟场景、演练状态切换、演练过程控制、演练方案分发、演练过程记录/回放和模拟演练评估等部分组成。

  9、综合应用系统展现模式。为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易操作性,更符合应急管理人员的业务流程和使用习惯,按照应急管理机构平时常态和战时应急处置状态下的工作内容不同,综合应用系统的所有模块完全按照“3+1”的模式展现给终端用户,“3+1”模式包括“值班工作”、“应急处置”、“查询统计”、“通知公告”4个部分。①值班工作。提供应急管理机构日常值班所需的功能,最重要的包含信息接报、值班日志、电话记录、值班报告、通讯录、领导工作安排、领导出差出访、会议室管理、值班表、收文登记、办内工作安排和预案管理等。②应急处置。满足应急管理机构应急值守及同时处理多起突发事件的需要。主要包括事件管理、风险分析、预测预警、应急保障、应急方案、任务跟踪、资源调度、在线会商、过程再现、事件评估、综合评估和模拟演练等功能。③查询统计。提供对事件处置信息、应急预案、应急资源(应急管理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公安武警消防队伍、专家、应急物资、应急运输资源、应急通信资源、应急医疗资源、应急资金)、防护目标、危险源、避难场所等信息的管理、查询统计、分析汇总,以及典型案例、人口经济、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等信息的查询、管理等功能。④通知公告应急管理部门集成各个不同系统的统一入口门户,是应急管理部门工作展示的窗口和工作交流的互动平台。主要包括应急门户、消息发布、近期突发事件、工作动态、资料共享、在线调查、值班员风采和工作日历等。

  数据库系统是应急平台的基础和依托。应急平台数据库系统采用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存储方式,常用基础数据和部分关键数据存储于应急平台的中心数据库中,其他数据分布式存储于下级政府和部门数据库中,由相关单位负责更新数据。应急平台中心数据库主要包括基础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事件信息数据库、预案库、模型库、案例库、知识库和文档库等。数据库建设依托已有信息系统的部门数据库,进行抽取转换、数据清洗加工。为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和应用系统的顺利对接,必须依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规范执行。数据库系统分别部署在内网和外网上,内网存储涉密数据,外网存储非涉密数据。各数据库的描述信息如下:

  1、基础信息数据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存储常用的基础性数据,包括应急资源信息、危险源信息、防护目标信息和专题信息等。

  2、地理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存储基础地理信息,是其他各种信息的载体和定位框架。包括自然地理信息中的地貌、水系、植被以及社会地理信息中的居民地、道路、境界、特殊地物、地名等要素,以及相关的描述性元数据。要充分利用基础地理数据库,实现业务信息的共享和服务。

  3、事件信息数据库。事件信息数据库包括事件接报信息、预测预警接报信息、信息发布、监测监控信息、值班管理信息、指挥调度信息和系统管理信息等。

  4、预案库。预案库包括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省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地市和县市区应急预案、大型活动应急预案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等。预案库设计要使国家、部门、省、地方、基层预案相对接,使预案库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5、模型库。模型库存储相关专业模型,包括各类突发事件信息识别与模型、综合预测预警模型(次生、衍生灾害预警模型、人群疏散避难模型等)、智能研判模型和评估模型等。模型库包括模型实体和模型目录、模型元数据以及模型参数。

  6、知识库。知识库存储与应急有关的常识类信息、累积知识和策略知识等。知识库应满足智能研判等要求。

  7、案例库。案例库存储突发事件典型案例,包括案例基本信息和案例扩展信息,以及与案例相关的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8、文档库。文档库主要存储现有的相关文件和应急平台产生的正式文档、公文,包括多媒体格式的文件等信息,与现有的电子公文格式保持一致和兼容。

  目前,大部分地方和部门的数据是相对独立的、局部的、分散的,采用一种对外封闭的管理模式,没有形成统一的应急数据交换与共享机制。而且不同系统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又采用了不同建设平台,出现了信息“孤岛”现象,无法发挥整体优势。需要建设一个标准统一的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使不同应急平台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输、转换和更新,实现本级应急平台与下级政府、本级部门应急平台数据的交换、整合与共享,本级应急平台对上级应急平台所需数据的及时更新和维护。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分别部署在内网和外网上,涉密的数据和服务资源在内网上进行交换和共享,非涉密的数据和服务资源在外网上进行交换和共享。

  应急平台安全保障体系根据国家安全域划分的相关要求,实现应急平台体系通信、网络、应用等多层次的整体安全,主要包含物理场所安全、通信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状态监控、容灾备份和安全管理等。应急平台内网安全保障体系采用与上级应急平台一致的技术线路,并依托电子政务内网安全支撑平台建设;应急平台外网安全保障体系要根据国家电子政务统一规划要求和自身信息安全的建设情况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措施,对敏感信息提供保护。

  应急平台的安全保障工作不仅仅针对某一独立的应急平台内部安全进行保障,更是“线”和“面”的保障,是应急平台体系全面的保障,是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需要充分重视该项建设工作。

  应急平台的安全保障要抓住人、技术和运行3个要素,采取立体的、多层面的安全保护措施。

  1、信息系统中人的安全因素。包括人员安全、安全意识、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和物理管理。

  2、信息系统中安全技术因素。包括网络和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安全、边界安全、计算机环境安全、证书系统、授权系统等。

  3、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因素。包括安全评估、监控、检测、备份和灾难恢复等。

  应急平台法规与标准规范体系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其中标准规范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标准,即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主要依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规范执行,同时,也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部分符合应急平台建设的数据库设计、应用系统互联互通接口等标准规范。应急平台的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是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实现应用系统对接的基础,是实现应急平台互联互通的核心和关键。应采用国家统一标准和要求。

  应急平台的应急指挥场所应满足日常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提供值守应急和指挥会商的基本条件,各级政府的应急指挥场所应建在政府办公厅(室)。应急指挥场所应包括应急指挥厅(中心)、值班室、会商室、设备机房等功能房间。场所内的建设主要包括大屏幕显示系统、音视频控制系统、强弱电系统设计等,应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与标准、规范。

  移动应急平台是能针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语音、视频和数据采集,消息传输、指挥调度,能够独立或与其他应急平台协同工作的可移动平台。能满足现场应急通信、现场会商、现场图像采集、指挥调度和移动办公等功能,可通过多种通信手段与应急指挥厅(中心)、其他移动应急平台以及有关方面联系。当领导赶赴突发事件现场时,移动应急平台可以成为前线指挥中心。通过移动应急平台能实现实时接报和报送突发事件信息、预测预警信息、现场图片、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信息;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获取事发现场实时图像和情况;利用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快速定位,在屏幕上显示叠加人口分布、应急力量等事件相关信息的电子地图,以及现场实时图像;利用综合分析与研判系统进行综合研判,生成形势分析报告报送有关领导同志,并对事态发展进行持续跟踪,及时传达领导同志的批示、指示,并进行督办。突发事件发生时,领导同志可以在移动应急平台召开会议;通过视频会议进行异地会商;调用应急平台的数据和相关资料,利用智能辅助方案系统对事态发展进行仿真模拟,比较多种应对方案,辅助领导决策和指挥调度。

  我国应急平台体系包括国务院、省级和国家级部门应急平台(包括专业指挥系统),以及依托中心城市辐射覆盖到城乡基层的面向公众紧急信息接报平台和面向公众的信息发布平台。是以国务院应急平台为中心,以省级和国家级部门应急平台为节点,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互有侧重、相互支撑、安全畅通的应急平台体系。通过应急平台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和指挥调度等功能,使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1、国务院应急平台。国务院应急平台是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的中心,能够满足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等应急管理业务需要,以及同时处置多起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需要。

  2、国家级部门应急平台。省级部门应急平台是国家级应急平台体系的重要节点,侧重于专业领域应急工作,配合国务院应急平台做好本专业领域的指挥调度。

  3、省级应急平台。省级应急平台是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的重要节点,是各市级应急平台和各省级部门应急平台的枢纽。省级应急平台在满足本地区应急管理需要的基础上,实现与国务院、国家级部门应急平台以及市级,省级部门、县级、市级部门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重点实现综合协调、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调度指挥和异地会商等基本功能。省级应急平台对本省范围内重特大突发事件和跨市域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实施综合协调和处置,在技术上具备同时应对处置两起重特大突发事件的能力。省级应急平台上联国务院应急平台,为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的互联互通提供基本条件,按国务院应急平台的要求完成有关任务。能轻松实现以下功能:向国务院应急平台报送重特大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提供突发事件现场的有关图像和音视频信息,上报或接收国务院应急平台有关预测预警、综合研判和处置方案的有关信息;参加国务院应急平台组织的在线会商,并与国务院、国家部门应急平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并及时更新国务院应急平台所需的各种应急数据,并可根据有关规定,向有关国家级部门应急平台提供相关资料;参加国务院应急平台组织的有关视频会议;与国务院应急平台进行协同演练。

  4、省级部门应急平台。省级部门应急平台是省应急平台体系的重要节点,侧重于专业领域应急工作,配合省级应急平台做好本专业领域的指挥调度。省级部门应急平台应针对本行业或本领域突发事件信息的接报处理、跟踪反馈和应急处置等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建设并完善本系统专业应急平台,与省级、国家级部门应急平台和市级部门、省级部门垂直管理的下级应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重点实现风险隐患监测防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和异地会商等功能。

  5、市级应急平台。市级应急平台是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的重要基础,是省应急平台体系的重要节点,与省级、县级、市级部门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市级应急平台注重信息交互及实战指挥,要求重点实现风险隐患监测防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移动应急平台和指挥调度等功能。市级应急平台对本市范围内较大以上的突发事件和跨县域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实施综合协调和处置,在技术上具有同时应对处置两件较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6、市级部门应急平台。市级部门应急平台侧重于本市专业领域应急工作,配合市级应急平台做好本专业领域的指挥调度,市级部门应急平台的专业数据颗粒度较市级应急平台和省级部门应急平台细,重点实现风险隐患监测防控、信息报告和指挥调度等功能。

  7、县级应急平台。县级应急平台是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和省应急平台体系的基础。县级应急平台负责本地区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注重信息交互与现场处置,重点实现风险隐患监测防控、信息报告、移动应急平台和指挥调度等功能。省级应急平台通过市级应急平台与县级应急平台互联互通。

  8、县级部门应急平台。县级部门应急平台侧重于本县专业领域应急工作,配合县级应急平台做好本专业领域的指挥调度。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救援预案或应急计划,是政府为了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宪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性方案。它提供突发事件应对的标准化反应程序,是突发事件处置的基本规则和应急响应的操作指南。

  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框架内容,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一般应覆盖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应急恢复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九部分内容。

  1、编制目的。简要阐述编制应急预案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如加强和规范管理、提高保障和处置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减少危害及保障安全等。

  3、适用范围。是指预案针对某一区域内,某种类型突发事件作出反应,预案只在制定单位管辖地域和职责范围适用,要级别明确、针对性强。

  4、工作原则。要求明确具体。如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整合资源、信息共享,预防为主、快速处置等原则。

  组织指挥是应急预案的重点内容,预案的主要功能就是建立统一、有序、高效的指挥和运行机制。

  1、按照突发事件处置需要设立应急指挥机构,明确主要负责人、组成人员及相应的职权。

  3、以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过程为主线,明确突发事件发生、报告、响应、结束、善后处置等各环节的主管与协作联动部门;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参与部门的职责。

  应急预案的对象就是假定发生的突发事件,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应急准备,因此,预防预警机制是预案的关键内容。

  1、信息监测。确定预警信息监测、收集、报告和发布的方法、程序,建立信息来源与分析、常规数据监测、风险分析与分级等制度。

  2、预警行动。明确预警方法、渠道以及监督检查措施和信息交流与通报程序,预警期间采取的应急措施及有关应急准备。

  3、预警支持系统。建立预警体系和相关技术支持平台,明确使用、维护、改进系统的要求。

  4、预警级别发布。明确预警级别的确定原则、信息确认与发布程序等。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的4级预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应急响应是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即应急指挥机构应用反馈机制,合理应用应急力量和资源,把握时机强化控制力度,防止事态恶化;对已发生的事件,将其破坏力和影响区域控制在最低级别。一般应包括以下7个方面:

  1、应急响应级别。根据突发事件确定科学的分级标准,按照突发事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的4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行动。突发事件的响应级别与预警级别密切相关,但也有所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应急响应行动。根据突发事件级别明确预案启动级别和条件,明确响应主体、指挥机构工作职责、权限和要求,阐明应急响应及处置过程等。对于跨国(境)、跨区域、跨部门的突发事件,可针对实际情况列举不同措施,同时避免可能造成的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

  3、信息报送和处理。明确信息采集的范围、内容、方法、报送程序和时限,要求符合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如果突发事件涉及港、澳、台和境外人员,或可能影响到境外,需要向有关地区和国家通报的,明确通报程序和部门。

  4、指挥和协调。现场指挥遵循属地为主的原则,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突发事件主管部门为主、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协调机制。明确指挥机构的职能和任务,建立决策机制,报告、请示等制度,信息分析、专家咨询、损失评估等程序。

  5、应急处置。制定详细、科学的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方案、处置措施,明确各级指挥机构调派应急队伍的数量及处置措施,队伍集中、部署的方式,设备器材、物资药品的调用程序,各应急队伍之间协作程序等。

  6、信息发布。按照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遵循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明确信息发布的内容、方式、机构及程序。

  7、应急结束。明确应急状态解除或紧急响应措施终止的发布机构及程序,并注意与现场抢救活动的结束区别开来。

  1、善后处置。明确人员安置、补偿,物资和劳务的征用补偿,灾后重建的政策措施,以及做好卫生防疫、保险理赔工作等。

  2、社会救助。明确社会、个人或国内外机构的组织协调、捐赠款物的管理与监督等事项。

  1、人力资源保障。列出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政府、军队、武警、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益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等。明确社会动员条件、范围、程序和必要的保障制度。

  2、财力保障。明确应急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管理监督措施,提供应急状态时政府经费的保障措施。

  3、物资保障。包括物资调拨和组织生产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明确具体的物资储备、生产及加工能力储备、生产流程技术方案储备。

  4、通信保障。建立通信系统维护及信息采集等制度,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明确参与应急处置各部门单位的通讯方式和确保应急期间党、政、军领导机关及现场指挥的通信方案。

  5、交通运输保障。包括各类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分布、功能、使用状态等信息,驾驶员的应急准备措施,征用单位的启用方案,交通管制方案和线、医疗卫生保障。包括医疗救治资源分布、救治能力与专长、卫生疾病控制机构能力与分布、各单位的应急准备保障措施、被调用方案等。

  7、人员防护。制定应急避险、人员疏散及救援人员安全措施等,规划和建立基本满足突发事件的人员避难场所。

  8、技术装备保障。包括技术系统及储备,应急设施设备,突发事件现场可供使用的应急设备类型、数量、性能和位置,备用措施以及相应的制度等。

  9、治安维护。制定应急状态下治安秩序的各项准备方案,包括警力培训、布局、调度和工作方案等。

  预案的监督管理,即强调应急预案的演练、宣传和培训,明确预案不仅是让人看,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应用,在培训和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可以成为预案修改更新的参考。

  2、宣传和培训。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的应急常识宣传,各级领导、应急管理和救援人员的常规性和专业性培训以及培训的工作要求等。

  3、奖惩和责任。明确监督主体和罚则,明确奖励对象、方式及责任追究程序等。

  1、名词术语解释。预案中专用名词、术语,缩写语和编码的定义,说明突发事件类别、等级以及对应的指标定义,统一信息技术、行动方案和机关术语等编码情况。

  2、预案管理与更新。明确预案制定、监督管理及实施部门单位,规定预案评审与更新方式。

  各种表单和说明文件,包括操作手册、指挥机构组织结构图、应急部门通讯方式、指挥部成员联系方式、人员疏散地图、资源位置图、紧急设备使用说明等。

  1、全面性。应急预案囊括事前预测预警、事发识别控制、事中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重建,贯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全过程。

  2、系统性。应急预案本身作为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操作指南,包括了应对工作的各环节;各个应急预案之间又相互衔接,形成预案体系。

  3、权威性。应急预案一般由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等行政机关颁布施行,是政府的施政措施,体现法律和法规要求。

  4、实用性。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预防应对处置的计划和方法,既有历史经验和理论概括,又有科学分析和成功做法,通用性、操作性强。

  应急预案有助于识别风险隐患、了解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明确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意义。

  建立覆盖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可以科学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明确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组织在应急体系中的职能,以便形成精简、统一、高效和协调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制机制。

  2、可以合理配置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资源。通过事先合理规划、储备和管理各类应急资源,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预案明确的程序,保证资源尽快投入使用。

  3、可以提高应急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突发事件的紧迫性、信息不对称性和资源有限性要求快速作出应急决策,预案为准确研判突发事件的规模、性质、程度并合理决策应对措施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减轻其危害程度。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按照不同的责任主体,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设计为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6个层次,县级以上政府预案体系均是这6个层次。

  1、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各级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各类突发事件分级分类和应急预案框架体系,规定各级政府应对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规范性文件。编制总体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总体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发布,本级政府办公室(厅)组织实施。

  2、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的涉及数个政府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目的是规范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专项应急预案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类。专项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本级人民政府办公室(厅)印发实施。各级各类专项应急预案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和各级人民政府总体应急预案编制而成,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启动条件,不同的专项应急预案对于响应程序、预防预警机制、响应措施、后期处置、保障措施等,也有不同的要求和规定。不同类型的专项应急预案对于预案的监督管理,如评估、奖惩、宣传、培训和演练等相关内容的规定也不尽相同,有的放在“后期处理”中,有的放在“应急保障”中,还有的放在“附则”中进行明确的规定,但不管是何种表述结构,有关内容的论述是必需的。

  3、部门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是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自身职责,为应对某一类或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的设计单个政府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和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一样,同样包括总则、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预防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善后工作、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附件等方面。由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印发,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由制定部门负责实施。

  4、地方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是下级人民政府根据上级人民政府的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而制定的相应应急预案,具体包括省级政府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各地州市、县市区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其基本构成层次是:(1)省总体应急预案。省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省政府应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规范性文件。(2)省专项应急预案。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种或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3)省级部门应急预案。省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事件制定的预案。(4)市州、县市区应急预案。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市州、县市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别制定。(5)基层组织应急预案。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根据辖区特点和实际需要,由乡镇、街道制定的应急预案。如有必要,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也应制定有关应急预案。这些地方应急预案在上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别制定,其中总体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完成后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省总体应急预案报国务院备案。地方应急预案与国家应急预案在基本构成、编制依据、工作原则、组织机构、应急响应、善后处置等方面的规定基本相同。

  5、企业和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参照政府应急预案,结合各自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预案明确了企事业单位是其内部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责任主体,是各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操作指南。省、市、县属重点单位的应急预案,报本级有关应急管理部门备案,重点单位由有关应急管理部门确定并实施动态管理。

  6、重大活动应急预案。举办较大规模的集会、庆典、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在相对较小空间、较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和现金流,卫生防疫、交通事故、、火灾爆炸、刑事案件、件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骤然上升,编制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的目的在于预防和处置重大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主办单位应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相关应急预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应急预案,报公安机关批准后实施,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一)在预案体系上注重完整性。突发事件具有种类多、分布广、损失大、影响深等特点,在构建应急预案体系过程中必须覆盖影响各领域、各行业的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广泛性。

  1、纵向到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各级政府都要组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建立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国家、省、市州和县市区、乡镇,以及村、社区都要制定应急预案。

  2、横向到边。各级各部门各领域各行业应结合各自特点,针对可能发生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突发事件,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和客观形势的要求,制定各类应急预案。特别是山洪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生产行业等,更应认真制定预案,力求基本覆盖高发类型突发事件。

  3、外延到点。各个城镇社区和农村居民点是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前沿,就目前来说,也是应急能力最薄弱的地方。只有将预案覆盖到这些节点,才能将应急管理延伸每一户、每一个人。社区和农村可在上级政府的指导下,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制定简明扼要、简便易行的单项应急预案,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善后有措施。

  按照以上3个原则,使应急预案形成立体的预案网络体系,覆盖了公共安全的方方面面,延伸了应急管理的触角,拓宽了应急管理工作的广度。

  (二)在预案内涵上注重科学性。应急预案是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行动指南,其内涵必须具有相当的科学性,表述清晰准确,逻辑系统严密,措施权威科学。

  1、系统。预案应当完整包括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个环节,明确各个进程中所做的工作,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做什么,逻辑结构要严密,层层递进,让人一看就懂。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相互之间也应有序衔接,构成一个完整体系。起草预案时,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密切联系沟通,注意预案的严密性和系统性。

  2、权威。应急预案应当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依法规范,具有权威性;要明确应急管理体系、组织机构以及职责任务等一系列行政性管理规定,以保证应急工作的统一指挥。

  3、科学。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涉及不同门类的专业知识,同一类型突发事件由于时空等具体条件的不同,处置的措施也有不同。必须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分析和论证,制定出科学的处置方案,使预案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严密统一、协调有序、高效快捷地应对突发事件。

  (三)在预案对象上注重针对性。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作用和功能是不尽相同的。编制预案应注重针对性,有的放矢,针对具体情况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功能来组织编制预案,如果照搬照抄,依葫芦画瓢,所制定的预案必然是华而不实,一纸空文。

  1、切合实际。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预案必须既能用,又管用。因此,一定要符合真实的情况,反映自身特点,切忌生搬硬套。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在编制预案时,在具体内容、操作程序、行动方案上一般不作统一规定,要针对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突发事件的现状和趋势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和抓住处置突发事件的特点和规律,明确重点,研究制定。

  2、吸收借鉴。一方面,研究国家应急预案精神和要点,吸收其精华,尽量在框架体系、主要内容上与国家预案对接,做到上下相衔接;学习各地各部门应急预案,吸收其成功经验,借鉴别人的有效做法,有条件的还可以吸取和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和经验。另一方面,研究过去突发事件处置案例,分析比较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从中归纳出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做法,把经过实践检验的好做法,包括经验习惯提炼上升为科学、规范的处置预案,使之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3、区别对待。不同类别预案的作用和功能不同,在编制原则上也应有所侧重,避免“千篇一律”。一般来说,政府总体应急预案应体现在“原则指导”上;专项应急预案应体现在“专业应对”上;部门应急预案应体现在“部门职能”上;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应体现在“具体行动”上;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应体现在“预防措施”上。

  (四)在预案应用上注重操作性。应急预案不是用来应付检查的,更不是管理者用来推卸责任的,而是在关键时候用来救人性命解决问题的。预案必须能用、管用,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使之具有很强的现实可操作性。

  1、明确。预案内容一般都涉及预防应对、善后处理、责任奖惩等具体问题,文本必须准确无误、表述清楚,对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充分地阐述,不能模棱两可,产生歧义。每个预案的分类分级标准尽可能量化,职能职责定位要尽可能具体,避免在预案应用中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情况。突发事件的发展扩散往往瞬息万变,如果因为预案规定不清楚而造成应急救援行动无法协调一致,延误了最佳处置时机,后果可能相当严重。

  2、实用。切实可用是应急预案的根本所在。编制预案就是要实事求是、实际管用,要始终把握关键环节,如只写以现有能力和资源为基础能做到的,不写未来建设目标和规划内容等做不到的;从实际出发设置组织指挥体系,与应急处置工作相适应,不强求千篇一律;根据真实的情况确定应急响应级别,不强求上下一致等。

  3、精练。编制预案在篇幅上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内容上不面面俱到,文字上不贪多求全,力求主题鲜明、内容翔实、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凡是与预案主题无关的内容不写,一切官话、套话、空话、废话统统去掉,做到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五)在预案制定上注重规范性。应急预案本身就是规范性文件,因此预案的编制程序、体例格式等方面应力求规范、标准。

  1、编制程序规范。预案的编制应有一定的程序,特别是由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制定的各类总体、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在预案体系中占有主体地位,更应规范编制程序。一般应先行出台《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办法》,对各类预案从立项、起草、审批、印发、发布、备案等编制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对预案发布实施后的更新、修订进行要求,对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等动态管理内容提出指导性意见。

  2、内容结构规范。虽然预案文本没有固定格式,但基本内容无外乎总则、组织指挥体系、预警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善后工作、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附则这8个方面。因此,应急预案编制还是要对结构框架、呈报手续、体例格式、字体字形、相关附件等作出基本规定。预案拟写方面从预案内容、政策规定、部门协调、行文规范等提出严格要求;呈报手续方面,规定预案需附主办部门请示、部门专家意见、上级机关相关预案以及有关联的资料等;这样,编制预案既确保体系内容的完整性,又提高编制效率。

  3、体例格式规范。在各地各部门编制的预案中常常会出现名称前后不统一,提法前后矛盾,附件过多过长,序号排列混乱等体例格式问题,影响了预案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因此应基本统一预案编制标准,从格式、字体、用纸等作出相应规范。如对预案中涉及的公司名称规定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正文中序号按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序号层次排列,最高为3个层次,超过的用括号区别;附件应附与预案相关的重要文件或预案的有关补充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