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合规管理根基

时间:2024-02-26 11:47:35        来源:米乐m6体育官网

  合规管理,是指企业以有效防控合规风险为目的,以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上的水准为导向,以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和员工履职行为为对象,开展的包括建立合规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培育合规文化、强化监督问责等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活动。习强调,“国企、民企、外企都要依法合规经营”。当前,我国企业面对国际逆全球化、脱钩断链等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和国内需求不足、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的困难和挑战,亟需有效加强企业合规管理,从三个方面筑牢合规管理根基。

  强化企业合规风险意识。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坚持自觉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善于洞察经济社会活动的思想根源和政治后果,逐步的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底线思维、系统思维,认真做好风险管理规划和策划,扎实做好重大风险识别评估监测预警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方面,认真做好企业内外部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估工作,针对风险评估中提示的风险,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应对预案;另一方面,加强风险监控,关切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测残余风险,识别新风险,有力实施风险管理计划和风险应对计划,有效防范风险。

  完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合规管理全过程,坚持全方面覆盖,坚持权责清晰,坚持务实高效。要持续完善、健全合规管理法规、制度、规范、流程和程序,做到各项工作有规矩、有制度;要建立健全合规管理教育培训机制、责任落实机制、投入机制、协同机制、审核机制、整改机制等,确保制度有力有效执行;要建立数字化的合规管理平台、管理信息系统,优化管理流程、治理流程,与经营业务和日常管理有机融合、一体化运行,创建合规管理优化模型、有效模式、高效流程和最佳实践。把合规管理作为企业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合规管理与经营管理一体化融合,合规管理与审计、巡视、纪检监察有效协同,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机制保障、问责整改等方面形成联动,构建“大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有效提升监督效能。企业要对照近年来国家审计、行业与顾客审计、巡视巡察、国资监管及企业内部监督等各类监督检查揭示的合规管理体系制度缺失、操作性不强,以及与国家现行法律和法规规定不符合等明显问题,通过问题整改落实、完善制度体系、信息化管控、严肃追责问责等措施,深入开展合规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切实强化合规管理体系刚性约束,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健全完善管理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与主责主业深层次地融合的“大监督”格局,持续一体化推进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

  提高企业合规内控能力。切实发挥内控体系在依法依规治企、严肃财经纪律、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加强企业党组织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领导,着力解决领导责任不清晰、履职方式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有效制衡不保障等问题,建立完整领导有力、权责清晰、运转顺畅、有效制衡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快构建支撑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的中央企业内控体系。加强完善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运行机制,加强党委(党组)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全面领导,夯实对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坚决落实董事会对内控体系的治理和监管责任,充分的发挥好董事会的指导、监督、控制、整合、评价、决策等职能,进一步规范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在合规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监督工作上的权限和责任,使其负责任、有作为、起作用。要深化企业合规内部控制,做好大安全工作,切实发挥好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学技术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等方面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围绕重点领域工作,通过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实现全领域、全流程、全级次覆盖,牢牢把握合规内部控制的主动权。(符志民)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马上就要来临。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一直在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经营销售的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会化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育学生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逐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化的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化的经济成为中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精准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逐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身个人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